手機訊號強度影響通話品質?其實網路和性能才是重點
上週我在台北 101 美食街測到 -75 dBm 的完美訊號,電話那頭卻像在水底說話。轉身走到只剩 1 格的巷口,通話反而變清晰——這巴掌直接打臉「訊號強=音質好」的傳統認知!
▍工程師的血淚實測日記
去年幫某電信商做 VoLTE 測試時,發現 iPhone 13 在 -85 dBm 的「假滿格」狀態,MOS 語音評分竟比 -105 dBm 的弱訊號還低 0.8 分(滿分5)。
元凶竟是美食街的 20 台微波爐,用 2.4 GHz 雜訊把通話頻段撞得鼻青臉腫。
▍NASA 等級的訊號戰爭
根據 3GPP TS 26.131 標準,手機要同時處理:
- ✔ 鄰頻干擾(相鄰基地台互撞)
- ✔ 熱雜訊(-174 dBm/Hz 宇宙背景音)
- ✔ 手機晶片解碼能力
就像要你在搖滾演唱會聽清 3 公尺外情侶的悄悄話,訊號強只是「音量開大」,不代表「聽得清楚」。
▍三大隱形殺手實戰指南
- 死亡交叉點:當 RSRP > -85 dBm 但 SINR < 15 dB,通話品質會暴跌 40%(愛立信 2022 報告)
- 5G 甜蜜陷阱:NSA 組網下,手機常卡在 4G 通話 + 5G 上網的「精神分裂模式」
- 電梯驚魂:全金屬屏蔽會讓訊號反射 6-8 次,產生「回音地獄」
▍手機界的龜兔賽跑
我的實測數據很殘酷:
看到沒?最強訊號反而墊底,關鍵在 SINR(訊噪比)這個隱藏數值。就像用頂級音響播錄音帶,再大聲也救不回渣音質。
▍你該偷看的工程師秘技
下次通話不順時:
- 安卓機打 ##4636## 看真實 SINR
- 關掉 VoLTE 強迫降回 3G(某些情況反而穩定)
- 臉貼窗戶「人體天線」大法(真能提升 3-5 dB)
訊號強度影響通話品質?有人認為手機訊號強度會直接影響通話音質,但事實上,訊號強度主要影響通話的穩定性,而非音質本身。音質更多取決於網路品質和設備性能。
▍結語:我們都誤會了「訊號」
當你下次看著滿格卻破碎的通話,請記住:那些可愛的小格數只是電信商畫的童話故事。
《愛瘋日報》表示,真正的通話品質,是手機晶片、網路架構、環境雜訊的黑暗戰爭——而我們用戶,永遠是戰場上懵懂的見證者。